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时尚,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两个字?

说起静升王氏家风,大家最耳熟能详的莫过于王家人扶贫济困、救灾恤患的为善情怀了。可你知道吗?在众多乐于行善的王家人中间,有一个人,堪称行善一生,乐此不疲,他就是静升王氏第十九世祖王绶来

王绶来,字紫锡,号怡斋。生于乾隆三十六年(公元1771年)四月二十九日,卒于道光七年(公元1827年)三月初六日。享年57岁。

王绶来出生于晋商世家,弟兄6人,在诸兄弟中,他最小。幼年时,他跟从兄长们在族中的书塾读书,20岁时,得补博士弟子员,但屡次参加乡试,都没有能得中举人,后来,在科考中屡屡受挫的王绶来,便放弃了学业,在父亲王世泰的引导下,走上了经商的道路。

王绶来一生中特别崇奉吕叔简的一句话:“不能无有余不足者,天地之数也;调有余不足而适于均者,圣人之政也;损我有余益彼不足,仁者之心也。”他认为,世间永远存在富裕和贫穷的差别,这是天数,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。但圣明的帝王可以通过仁政,调剂贫富差距,使社会尽可能地接近于平等;而有德行的人,则可以把自己有余的财富拿出来周济给贫困的人,用以填补他们的不足。他常对家人说,作为一介平民,我们虽然没有能力“调有余不足而适于均者”,而作为富有阶层中的一员,却可以“损我有余益彼不足”,做一个仁者。他还说,行善是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情,“天下可乐之事,无逾乎此者”。

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时尚,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两个字?

了解了王绶来的幸福观和价值观,下面我就给大家讲几个关于他“乐善”的故事。

话说在静升古镇一带,历来有一个风俗: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,各家各户都要为逝去的亲人“送寒衣”。届时,虽然不像清明节上坟那样,要举族集中起来为逝去的亲人上坟,但也会以家庭为单位,分散去到自家的坟地中,为逝去的亲人焚烧五色纸或纸糊的衣物,以避免死去的亲人在阴曹地府挨冷受冻。

大约是在嘉庆末年的一个冬天,在外地经商的王绶来,为了给父母送寒衣,提早几天就从经商地河北保定府回到家乡。十月初一这天,当他从祖茔送寒衣归来,路过西街王氏祠堂前的牌坊底,看到在街北祠堂前的墙根下和台阶上,有很多衣衫单薄而且褴褛的乡亲,其中还有不少自己的同族之人挤坐在一起晒太阳取暖时候,顿时感到了一股心酸。他想:那些死去的人倒是有人惦记着给送“寒衣”,这一个个活着的人,破衣烂衫却无人帮衬,现在的人是不是有些太虚伪了?目下天气还不算太冷,要是进入了数九天,这些掣襟露肘的族人和乡亲们可怎么过呀!

想到这些,王绶来没有回家,而是转身径直向老族长家走去。

来到了老族长家,王绶来将他在街上看到的情况向老族长讲了一遍。老族长说:“绶来啊,你有好几年没有回来了。近年来,静升古镇的居民,绝大多数家庭的生活都很贫困。有的甚至饔飧不继,饥寒交迫,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。即使是在我们王氏家族这样的大家族内部,虽然富裕家庭的比例要相对高一些,但贫困家庭也不在少数。”

听了老族长的介绍,王绶来向他表达了愿意每年向贫苦族人和乡亲个捐赠棉衣100件的想法,希望老族长能替他推荐几位热心公益的人,全面负责实施这件事。

听说王绶来愿意捐赠棉衣,老族长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了白居易的诗作《新制布裘》:“安得万里裘,盖裹周四垠。稳暖皆如我,天下无寒人。”读罢,他对着王绶来伸出拇指,称赞说:“你是真的是有白居易万里大裘的胸襟啊!”随即,老族长派家丁招来族中负责管理族田族产的五位纠首,将帮助王绶来实施捐赠棉衣的事情委托给他们。

之后不久,王绶来便派人从河北沧州运回来200件棉衣,通过族中的纠首,分发给了贫苦的族人和乡亲们。从此之后,王绶来每年都会提前购置好两百件棉衣,在入冬之前运回家乡,捐赠给贫苦的族人和乡亲。

除此之外,王绶来还在族中和村里分别设立了专项救助基金,选择族中及村中廉洁自好者代为经理,用以“每年施棺木、膏药,及岁终施米面等物,以周贫乏”。“凡生不能养、死不能葬者,悉资助之。”并一直坚持了很多年,“历年所费,殆数万金”。

即使是这样,作为一个“仁人”,一个慈善家,王绶来始终对自己的“推解之怀,常如不及。”为此,除过这些常例捐赠的钱物之外,王绶来还捐出巨额银两,兴办公益事业。

静升村南良田宽厚肥美,但名为“十八甲”的地段一带河渠多浅且窄,所以,每遇大雨或山洪暴发,“辄泛滥橫溢,漂没田稼”。为了彻底解决水患,王绶来“出己资”,请人挑挖渠道的狭水口处数十丈以排洪泄水。使村民的粮田从此免除了水患,得以保全,禾稼茂盛,年年丰收有了保证。

据立于道光十六年的《养正书塾碑记》记载,早年由王氏第十六世祖王生炳创建的、位于静升村东的敬阳巷的一座名为“养正书塾”的义塾,到道光初年的时候,由于用来维持书塾日常开支的生息银严重不足,延请塾师的束脩等办学经费无法落实,所以,已经荒废停办多年。

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时尚,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两个字?

这一年,王绶来回到家乡。一天,王绶来走出自己家,沿着五里长街,从村西一直漫步到村东,本来这一路上,他想看看古镇沿街近百家商铺的经营情况,没想到买东西的顾客没看见多少,倒是不时见到有衣着褴褛的学龄少年成群结伙地嬉戏玩耍,王绶来心下感觉很纳闷:按村里以往的情况,这个时间孩子们都应该是在塾学读书,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在外面野跑呢?带着疑问,王绶来向村民们了解了这些孩子为什么不在村里的义学读书的原因,当得知位于村东的义学“养正书塾”,因缺短经费,一直没有能够开学招生的情况后,他内心十分不安,于是,他亲自拜访了村里当年负责兴建义学的众位纠首,了解了开办义学需要的资金数额,并当即做出决定,由自己独力捐银七百两,为义学购置学田,用收上来的地租供应义学的日常经费开支。于是,停办多年的义学终于开学了,贫困家庭的孩子获得了读书的机会。

村东义学开学之后,王绶来又发现了新的问题。本来,这静升村西,原本也有一座由王氏十六世祖王生炳在乾隆年间创建的一座义学,但由于后来王家在各个聚居点都建了私塾,所以,原先建造的义学已经圈入家族聚居区之内,村西的穷苦孩子,已经多年没有义学可上了。而在静升古镇,从村西到村东,有五里多远,那时候,孩子们每天天不亮就要到学校读书,正所谓“三更灯火五更鸡,正是男儿读书时”。当时,静升一带经常闹狼,野狼大白天就窜进村庄,叼走小孩子的事情屡有发生。而这些在义塾里读书的孩子们,一则年龄多数只有10岁左右,二则清一色都是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,大多都居住在冲沟深处的土窑洞中,所以清早上学,路上很不安全。思来想去,王绶来最终决定,在村西再修一座义塾,以方便村西的孩子们就近读书。

可不幸的是,就在他准备将这个想法付诸实施的时候,自己却病倒了。本来想着这病不怎么要紧,请郎中开几服药,吃下去就会好起来,可没想到,找了好几个郎中,药也吃了不少,可病情不仅没有好转,反而越来越重。后来,王绶来自觉离大去之日不远了,便想着尽早安排安排后事。

前面讲过,王绶来去世时只有57岁。这在清代,说起来活的岁数也不算太小。毕竟在那个时候,人们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七八岁。可王绶来先前共娶了4个老婆,元配陈氏,继配任氏、张氏,又继配张氏,这4个女人,只有任氏为他生了4个女儿,其他的都没有生出一儿半女。那时候,在人们的观念中,没有儿子是人生最大的缺憾,所谓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。为了能生一个儿子传宗接代,王绶来四十多岁时,又娶了簉室梁氏。好在那梁氏最终没有让王绶来失望,几年后,为他生了一个儿子。为了这唯一的儿子能够健康长大,王绶来为他取了一个女孩儿的名字,叫丽珍。由于得子较晚,到道光七年王绶来去世时,这丽珍只有十二三岁,尚未成年。

这一天,王绶来让儿子丽珍将侄儿王秉彝请到了床前。吩咐他说:“叔叔一生经商,赚了一些钱,但平时已将有余不尽捐出不少,目下除了还有几个商铺之外,存银并没有多少。好在这几个商铺的生意一直不错,如若认真经营,每年都会有不菲的进项,丽珍今后用它们养家糊口当不成问题。叔叔今天将你请来,是自知去日无多,想嘱托你两件事:一是希望在叔叔走后,你能辅佐丽珍把生意经营好,在这方面,丽珍没有经验,你要好好带他,教他学会经商,学会为人处世。二是叔叔之前就有一个愿望,本来打算自己完成,但天不假年,想来想去,只好委托你帮助丽珍代我去做了。”说着,王绶来从枕头下取出一张银票,递到王秉彝的手中,继续对兄弟俩说道:“这是我早就预备好的五千两银票,本计划用它在村西建一座义塾,现在我自己无法亲自完成这件事了,今天,我把它交给你们,希望你们兄弟二人同心协力,能帮助我完成遗愿,以成吾志!你俩万万不可辜负了我!”

向儿子和侄儿交待了这件事之后没多久,王绶来就去世了。后来,王秉彝、王丽珍遵照遗命,当年就在村西李家巷买了一块地基,并于次年(道光八年)开始动工兴建。经过四年的精心建设,用银四千余两,于道光十二年秋,建成了一座崭新的义学。义学建成后,根据王绶来生前遗嘱,兄弟俩为书塾取名“端本书房”。兄弟俩又将王绶来留下的余银一千两捐出来,规定每年只许使利,毋得动本,其中的八百两产生的利息,用于支付书塾教师的工资,另外二百两产生的利息,作为拾字纸人的工钱和饮食之需。书塾正式开学以后,首期招生计20人,王绶来兴办义学的遗愿,终于得以实现。

道光十四年,王绶来的遗骨正式迁入祖坟时,王秉彝请朋友王松坪为叔父王绶来撰写了《行状》,并托人根据《行状》所述事迹,为王绶来撰写了《墓志铭》,详细记载了王绶来一生“损我有余益彼不足”的仁者之举,赞扬他“不永尔寿,而永尔名,不荣尔身,尔后则荣”。 杨迎光

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时尚,陈姓女孩名字简单好听两个字?
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sumchina520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ingzio.com/19772.html